1F推 : 預算3500 我的話 1z X pro + V60 樹酯 + 品牌漂白濾紙 + 01/18 22:04
2F→ : 隨便手沖壺 (+ 隨便溫度計) + 隨便電子秤 01/18 22:04
3F→ : 手沖壺不要拿耳掛手沖壺 像是星巴克350ml以下的 只要標榜 01/18 22:06
4F→ : 咖啡的都還好 01/18 22:06
5F→ : 蝦皮有個299口袋趁蠻好用的 應該就是亞馬遜賣很好的公版 01/18 23:45
6F→ : 推1樓 01/18 23:57
7F推 : 測過覺得濾杯材質保溫效果(熱容?)對風味造成的差異基 01/19 00:20
8F→ : 本為0,所以濾杯應該能買塑膠的就買,預算灌到其他器 01/19 00:20
9F→ : 材上。 01/19 00:21
10F→ : 蝦皮上很多兩百多塊的濾杯+手沖壺組真的超值 01/19 00:21
11F推 : 推一樓(雖然我入門沒多久就買了黑鏡秤XD 01/19 02:19
12F推 : 推原po跟1F 磨豆機跟濾杯的預算催下去 其他的要升級以後 01/19 02:25
13F→ : 再說 之後就升級溫控 01/19 02:27
14F推 : 可以請問五樓的口袋秤,想丟一個在公司用,謝謝01/19 07:51
15F推 : 當技術水平到位,沖得準以後,濾杯材質、下壺材質 形狀01/19 09:17
16F→ : 溫不溫杯,手沖壺材質,上不上蓋,都有差異01/19 09:18
17F→ : 不過入門就是中等流速的塑膠材質我也很推薦01/19 09:19
18F→ : 個人會推薦塑膠的樹酯三洋花瓣濾杯作為入門選擇01/19 09:20
19F→ : 樹酯這種大量生產的濾杯,最好買日系大品牌經典型號01/19 09:23
20F→ : 便宜,又不會在設計上有問題y01/19 09:23
21F→ : 小雨開箱一頁式詐騙的手沖壺300元以內可以買到01/19 09:32
22F→ : V60樹脂濾杯不到200 便宜的計時電子秤也在300以內 01/19 09:34
23F→ : 把大部分的預算用在磨豆機比較好01/19 09:37


26F→ : flair或robot都放得下 但按鍵那邊沒防水要小心就是 01/19 10:01
28F推 : 磨豆機預算拉滿 剩下之後會無性生殖01/19 11:17
其實磨豆機也會無性生殖~~
可是我自己還是最喜歡用栗子C 就算自己已經有了K pro 跟z pro了
29F推 : 腦波對了磨豆機也會一直生殖.. 01/19 11:33
30F→ : 只要入咖啡坑都一直無性生殖到end game為止01/19 11:37
31F推 : 我覺得一般料理用的電子秤就很夠用了 咖啡用的都好貴01/19 12:09
※ 編輯: fttgfd (112.78.69.130 臺灣), 01/19/2023 12:23:03
32F推 : 電子秤就圖個方便,不用開手機碼表,順便加點儀式感 01/19 13:06
33F→ : 感謝A大支援圖片 01/19 13:07
34F推 : 最值得砸錢是磨豆,再來濾杯先看溝槽設計以後手癢再買 01/19 13:11
35F→ : 材質,再來細嘴壺和溫度計,不過買溫控就能一次達成2個 01/19 13:12
36F→ : 目標 01/19 13:12
37F→ : 泰摩的溫控壺好控制嗎,我一直是用作弊壺,沒睡醒時沖水 01/19 13:15
38F→ : 都很穩,想買溫控壺又怕不好控制 01/19 13:15
39F推 : 所以新手就是1Z磨豆+其他 01/19 13:16
40F推 : 秤其實也可以省了,沖到最後壺裝多少水都固定的,時間 01/19 14:16
41F→ : 看粉的狀態跟固定注水量其實也不會差多少,有些濾杯這 01/19 14:16
42F→ : 麼貴其實也是被刺激需求出來的,看版上只要有人分享評 01/19 14:16
43F→ : 分文,就會有人想換磨豆機了,實際上根本差不了多少 01/19 14:17
44F推 : 確實,被手沖橫評燒到,前幾天直接就買了C40 01/19 14:27
45F→ : 風味跟kmax 比好蠻多 01/19 14:28
46F推 : 除非固定只沖一刀流 不然有秤輕鬆很多 01/19 14:38
47F→ : 秤只要夠準有tare計時就讓workflow輕鬆很多 01/19 14:39

49F→ : 智 01/19 14:40

51F→ : 用了app才發現注水量太小 原來沖了好幾個月都沒達標xd 01/19 14:42
52F→ : 電子秤是穩定沖煮的捷徑 沒有秤的話即使下壺刻度一致 01/19 15:11
53F→ : 但濾杯的注水量不容易控制 不使用電子秤當然可以 01/19 15:12
54F→ : 只不過練習到手法穩定的時間會增加許多 01/19 15:14
55F→ : 覺得漢匠跟玲瓏也不錯吧 比栗子便宜 01/19 16:51
56F→ : 我自己的話手沖壺才是重點 其他部分都耗材 會一直換的 01/19 17:56
57F推 : 還有如果喝淺焙的話樹脂v60不要買透明的,耐熱只到90度, 01/20 01:20
58F→ : 白色的v60樹脂才有耐熱到破百 01/20 01:20
59F→ : 3500算是入門第二階,要玩到更進階應該是預算10k 01/20 06:39
60F→ : 好奇,如果手沖在限制磨豆機一萬內,其餘無預算,大家會 01/20 06:42
61F→ : 怎麼組 (磨豆機有預算是因為沒預算會很可怕吧) 01/20 06:42
62F→ : 我會想辦法再加一點買LAGOM Mini 01/20 09:05
63F→ : 手搖磨豆機的話一萬就可買到最頂了 01/20 09:23
64F→ : 其它最頂起碼要來個fellow溫控 黑鏡2.0 01/20 09:27
65F推 : 看了ToryJ大的推文,才發現原來V60樹脂版中,透明的是用AS 01/21 09:34
66F→ : 、不透明的(白、紅)是用PP製的,謝謝提醒呀 01/21 09:34
67F推 : 一萬磨豆機除了幾隻義式專用的什麼都買得到吧 01/22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