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推 : 還是希望過河,雖然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01/14 21:41
2F→ : “尖峰班距約8分鐘” 需求也太低... 01/14 22:10
3F→ : 哈哈,那麼爛的評估竟然能過關 01/14 22:15
4F→ : 都同意,哪次不同意的 01/14 23:02
5F→ : 117億超便宜吧,應該是沒有含用地 01/14 23:03
6F推 : 比較:CQ890萬大二期樹林段區段標 8座高架車站 122億元 01/14 23:13
7F→ : 桃捷綠線3站117億....是萬大線太便宜還是桃捷綠線太貴?? 01/14 23:14
8F→ : 獨立營運喔 那幹嘛不改輕軌然後直接過橋進大溪 01/14 23:49
9F→ : 大溪延伸比較便宜,搞不好是低估還漏估 01/14 23:53
10F推 : 4.3公里高價,3個站110億,這是有包含系統機電車輛才對 01/15 00:21
11F推 : 如果要以支線獨立營運 這樣在八德站的月台配置要怎 01/15 04:32
12F→ : 麼處理?像北投站一樣嗎? 01/15 04:32
13F推 : 獨立營運...?這四公里那乾脆用公車接駁就好 01/15 07:32
14F→ : 北部市的案子絕對過啦,哪次不過的 01/15 08:47
15F→ : 八德站已經在已開工範圍,就一島式月台而已 01/15 09:10
16F推 : 像七張那樣吧 01/15 09:38
17F推 : 可惜不過橋 01/15 10:42
18F推 : 只看工程標的話不準 01/15 11:29
19F→ : 南北環全線土建經費672億 機電266億 01/15 11:29
20F→ : 離總經費1377億有點距離 01/15 11:29
21F→ : g01八德站北側只有剪式橫渡線,大溪的再此折返?不過綠線 01/15 11:35
22F→ : 主線的車也是用此折返 01/15 11:35
23F→ : 可行啦哪次不可行 01/15 11:36
24F→ : 是說綠線畫的這麼複雜 有暫定的運行計畫嗎 01/15 12:46
25F推 : 過河應該就是雲霄飛車惹 01/15 13:35
26F推 : 不就y型交替運轉 01/15 14:26
27F推 : 獨立運行不如用輕軌就好 01/15 14:39
29F→ : 伸二站到員樹林、大溪,省得要一直轉來轉去的。 01/15 15:20
30F→ : 埔頂-員樹林走台3到龍潭也可以考慮。 01/15 16:17
31F→ : 拉到中科院說不定通勤需求還比較大 01/15 18:23
32F→ : 下山段ekes11不要只畫一條直線啊,研究如何盤山展線吧 01/15 19:38
33F推 : 我也覺得不如用高架輕軌在八德站轉乘就好 01/15 19:47
34F推 : 最後可能全桃園都是綠線支線吧XD 01/15 19:58
35F→ : 不用盤山,員樹林直接走直線坡度過去大溪市區 01/15 22:58
36F噓 : 現在流行原線延伸阿跟林園線一樣 三鶯線就是太早出生 01/16 00:06
37F→ : 沒跟上大家大灑幣的 01/16 00:06
38F→ : 時代 幫QQ 01/16 00:06
39F推 : 河東根本沒有腹地可以放車站阿... 01/16 03:36
40F→ : 沒地,那有沒有辦法把河東的車站,高架凌空做在河階的斷崖 01/16 13:40
41F→ : 邊,高高的柱子,月台平面與大溪老街的河階等高,避免坡度 01/16 13:40
42F→ : 問題 01/16 13:40
45F→ : 龍潭感覺比較想要從中壢延伸過來的 01/16 15:31
46F→ : mov048的河邊站址是「有地」,但若大溪整個聚落只有這個捷 01/16 15:40
47F→ : 運站,該處的馬路寬度恐不夠 01/16 15:40
48F→ : 是沒錯,進大溪舊市區台地後路超窄也沒租地設站 01/16 16:17
49F→ : 所以我覺得拉到河階邊就好,至少對觀光客有幫助 01/16 16:19
50F→ : 舒緩交通,不無小補,即使不能服務到太多在地人 01/16 16:20
51F→ : 這站連外馬路窄,也只能抱歉了 01/16 16:23
52F推 : 龍潭平鎮從中壢延下去比較順,需求量應該夠 01/16 19:51
53F→ : 看5616、709班次的密集度就可見一斑 01/16 19:55
54F→ : 而且從中壢上去龍潭坡度應該比較緩,從大溪上去要不就爬 01/16 19:57
55F→ : 馮媽崎,或者到石門水庫之後再盤山展線盤上去... 01/16 19:57
56F→ : 他說從員樹林的大溪啦 01/16 21:35
57F→ : 直接徵收部分土地重劃當車站用地就好,反正舊市區本來就要更 01/17 01:28
58F→ : 新了,那邊破舊的房子一堆 01/17 01:29
59F推 : 709主力還是龍潭往台北方向的人啦 01/17 01:47
60F→ : 沒地下化不如不蓋 破壞大溪美景 這種班次有什麼好蓋的 01/17 22:52
61F→ : 交通部千萬要擋下來 01/17 22:53
62F推 : 高架會破壞景觀,這種觀念本就很奇怪,千萬要堅持別地下化 01/17 22:57
63F→ : 為什e的畫法讓我想到纜車...? 01/17 23:02
64F→ : 路線沒經過大溪風景區沒破壞啥 01/18 09:19
65F推 : 家祭... 01/18 13:48
66F→ : 破壞大溪美景??那怎麼不說武嶺橋跟崁津橋跟大溪橋都是跨 01/18 18:18
67F→ : 大漢溪的人工建築破壞大溪美景 = =" 01/18 18:18
68F→ : 把那西高東低的橋畫個模擬圖你看怎樣? 01/18 19:05
70F→ : 捷運都能處理的很漂亮了 01/18 19:32
71F推 : 不要跟北海岸地下重軌提倡者吵啦~ XDD 01/18 20:21
72F推 : 那有坡度5%以上,長度500m以上處理得漂亮的跨河橋案例? 01/18 21:25
73F→ : 沒有的話,凡事也有人可以當第一個 01/18 22:28
74F→ : 那附近的武嶺橋大溪橋崁津橋都不醜,這種高架捷運也不 01/18 22:31
75F→ : 會醜,那附近最醜的就是那些市區老舊民房跟違建 01/18 22:31
76F推 : cis大很沒想像力欸,延伸大溪市區,直接從河階邊坡打隧道 01/20 10:50
77F→ : 進去,大溪站就是地下站體. 這種案例國外到處都有 01/20 10:50
78F→ : 請樓上舉例 01/20 12:37
79F→ : 機場捷運A7體育大學站不就是從高架~挖隧道的地下車站 01/20 17:13
80F→ : 大溪的海拔高度和體育大學附近一樣嗎?我沒仔細研究過 01/20 18:57
81F→ : 我的意見是不能像ekes11主張的直線喔 01/20 19:02
82F→ : 員樹林到大溪市區這段為什麼不能蓋直線? 難道武嶺橋跟崁津 01/20 20:36
83F→ : 橋是彎彎曲曲的S型不成? 01/20 20:36
84F→ : 員樹林跟大溪市區的海拔高度落差約65公尺,直線距離2000公 01/20 20:40
85F→ : 尺,坡度約千分33上下。 01/20 20:41
86F→ : 大於這個坡度的起碼就有文湖線、機場捷運、三鶯線 01/20 20:49
87F→ : 、環狀線 01/20 21:01
88F→ : 西岸那段台3線是S型 01/20 22:24
89F推 : 武嶺橋是從崎頂S型下坡下了100多公尺 一直到橋面都還 01/21 00:36
90F→ : 在下坡 過了大漢溪又爬升40多公尺 可不是直線距離跟 01/21 00:37
91F→ : 海拔落差這麼簡單而已 如果要直接拉過大漢溪不下坡的 01/21 00:37
92F→ : 話 那橋墩高度大概要做到100多公尺 有人說現在捷運高 01/21 00:37
93F→ : 架跨河可以處理很漂亮 那如果把橋墩再拉高100公尺呢? 01/21 00:37
94F→ : 還有多少處理得很漂亮的案例? 01/21 00:39
95F→ : 武嶺橋跟崁津橋是因為它們在大漢溪左岸接台3跟台4啊。高架 01/21 02:11
96F→ : 捷運從員樹林到大溪市區在大漢溪左岸又不用平面去接台4線 01/21 02:12
98F→ : 岸往崎頂爬坡,右岸往大溪爬坡。高架捷運又不用平面接台4 01/21 02:31
99F→ : 線,在台4線位置已經是高架了,請問二位為什麼不行直線? 01/21 02:32
100F→ : 高架捷運的橋墩為什麼要做到100公尺??在台4線那附近落墩的 01/21 02:36
101F→ : 話40公尺就達海拔130公尺。機捷高架橋墩也有30-40多公尺 01/21 02:38
102F→ : 更別說國道六號還有高度落差更高的。 01/21 02:39
105F推 : 你那個坡度肯定超過了 員樹林到大漢溪畔直線距離才1. 01/21 10:22
106F→ : 2公里 你卻設計了60公尺的高度差 這可是千分之50的坡 01/21 10:22
107F→ : 度了喔 01/21 10:22
108F推 : 我只知道不能拿公路的坡度與軌道比擬 01/21 19:47
110F→ : 維持在120公尺左右,隧道口海拔高度在120~130公尺之間,員 01/22 05:43
111F→ : 樹林站(地下車站比照體育大學站深度約25公尺)月台海拔高度 01/22 05:44
112F→ : 165公尺,隧道口~員樹林站直線距離900公尺,隧道口~員樹林 01/22 05:45
113F→ : 站坡度千分之38~千分之50之間(視隧道口高度而定)。三鶯線 01/22 05:46
114F→ : 列車的爬坡能力至少大於千分之55。請問坡度那兒超過? 01/22 05:46
115F→ : 環狀線最大坡度千分之51,列車爬坡能力大於千分之55。 01/22 05:48
116F→ : 淡海輕軌列車爬坡能列大於千分之55。 01/22 05:56
118F→ : 不說延伸大溪。桃園捷運綠線主線最大坡度也有千分之45。 01/22 06:37
119F→ : 別忘了你在員樹林安排的往龍潭地下分岔,這些都是在給地下 01/22 18:53
120F→ : 隧道設計找麻煩 01/22 18:53
121F→ : 員樹林站是地下站,一邊往大溪一邊往龍潭,就跟大橋頭站一 01/23 09:28
122F→ : 邊往蘆洲一邊往迴龍一樣而已。 01/23 09:29
123F→ : 桃園捷運綠線車輛只在招標公告寫爬坡力需大於4.5,沒有明確 01/23 23:30
124F→ : 上限 01/23 23:30
125F→ : 實際做出來,不知道最大坡度上限是多少? 01/23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