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Re: [問題] 阿里巴巴金牌供應商

(3/3篇)
看板intltrade板作者vendee (外面好危險)
時間 (2016-05-27 16:16:32)
推文11則 (2推 0噓 9→)
「B2B網站,就好比一個大池子,一塊肉丟下,
      一群鯊魚爭先恐後而至,一一張開血盆大口,深怕晚了。
      但,肉是這麼小、這麼少的啊。」



謝謝公事包的分享。我同意 B2B平台是種輔助,
需搭配其他方法進行開發及曝光,比如參展。

我管理過前公司在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上的平台,
或有些經驗可供參考。

前公司經營該平台有多年,為三星半會員,年費漲到三萬多人民幣,
回報卻是每況愈下。


一、假詢盤充斥

使用前總經理便告知假詢盤現象,慢慢地我經我查驗後,得到確認。

接到詢盤信後,上有公司名及其他聯繫方式,我不是報完價便會打電話,
就是第一時間會直接打電話去確認詢盤細節。電話經常是空號或沒人接,
郵箱當然是免費的(也不會回),公司名多是網路查不到。

可怕的是,這種詢盤信佔壓倒性多數。有時過濾就會花掉不少時間,
如果你助理不行的話。

慢慢我發展出來的模式是:眾多資訊在喵一眼後,至少有一項是認真的話,
才會打電話或報價。


二、「一次性」交易的直客、散客多

假定目前多數無壟斷技術的製造業皆為「買方市場」的話,
單次購買的散客為主要客群便不意外。

如果已知詢價客戶很大可能只下一次單的話(還很多人搶),
你的心態和具體作法會是如何?

我後來的作法是,給菜鳥練兵。讓他們練習詢價、報價、回覆,
操作基本流程。等遇到認真的詢盤時,再集中火力出擊。



如有以上現象,為何還要付費使用?
以下是一些可供思考的方向:

一、維持知名度

很簡單地,只是證明公司還活著而已,有點像參展,
只是是非實體的(如公事包所言)。

二、作為某種認證

在假公司充斥的市場,B2B總是某種經第三方的驗證,
不管其效力如何,或許有證明到該司拿得出驗證的錢。

不過這一點效益我個人有點存疑就是。

三、補充官網之不足

有些公司的官網上線後就很少更新,原因或許是網頁為外包,
又無資訊人員。此時, b2b網頁可作為更新產品的一種平台,
對潛在客戶進行展示。

這點我其實不確定,因為據聊天所得到的資訊,
我發現我以前北美的潛在客戶傾向看官網。--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58.249.65.144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intltrade/M.1464336995.A.DE7
#1
: 最近公司開始使用阿里巴巴三個月(之前是GS),其實是有曝05/27 23:28
#2        光度詢價也多,但多數報價後有去無回,而且多數中國廠商05/27 23:28
#3        都在比低價…反而覺得自己寄開發信回應的比較多05/27 23:28
#4
: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05/30 21:30
#5
: B2B網站行銷效果愈來愈弱是趨勢,還有個印度專用的trade ind05/31 23:42
#6       ia, 很便宜, 但是不用期待太多, 大部份都是花錢打知名度05/31 23:44
#7       但是現在參展效益也愈來愈低,網路搜尋太發達了..05/31 23:46
#8
: 我司也有買indiamart的扣打(也可用在hellotrade),06/05 00:06
#9        不過上來詢價的都是印度公司,只要求印度境內的報價06/05 00:07
#10        這個成效不彰,不過也有部分非印度公司可以報價,算是有06/05 00:08
#11        稍為打開知名度06/05 00:08

同標題文章

  1. 1
    [問題] 阿里巴巴金牌供應商
    intltrade板 @kkttt2016-05-26
  2. 3
    Re: [問題] 阿里巴巴金牌供應商
    intltrade板 @TWWalking2016-05-27
  3. 2
    Re: [問題] 阿里巴巴金牌供應商
    intltrade板 @vendee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