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book書板作者Addidas (天堂 地獄 一線間)推文7則 (3推 0噓 4→)
網頁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6813262cfd89780001a1a13c
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個我續命接關,這樣算是永生嗎?《米奇7號》
自取滅亡者—人類
舊地球因為人類的愚蠢而覆滅,為尋找宜居家園殖民,而開始星際旅行。
但在窮山惡水的不利條件中,充斥著各樣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全艦殞命,包括但不
限於自然環境的災害、原生物種的阻礙、彈盡援絕的無奈、部件損毀的意外、錯估情勢的
安排,還有無法規避的年歲增長問題,在有限資源下只得於該星球苟且偷生。這時,扮演
披荊斬棘又可犧牲的先鋒人員就是—消耗工《米奇7號》。
在宇宙中致命的危險勢不可免,重點是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做最有效益的事,並且從中
學習經驗與教訓。雖然在高度文明及科技發展的加持下,機器人已有十足的能耐可以抵禦
衝擊,但並非所有的傷害都來自單純的物理因素,像是病原體/微生物要在人體內運作才
能培育開發特效藥;而在高能粒子輻射的作業環境中就連機器也會功能喪失,人體就算瀕
死也可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以達成任務;探勘資源與在地物種對峙時,任何環境驟變或接
觸都影響後續的發展,所以再次凸顯使用專門人員上場,免得因指派爭議徒增內耗。
星際拓荒者—聯邦
原本開缺初期招募不順利,差點打算徵集犯罪者等不容於世的社會敗類,但考慮到任
務性質需要身心健全的人擔綱,還要能承受得起屢次死亡而不殃及無辜,及永恆無盡的輪
迴,作業遲遲無法順利進行。米奇,罕見自薦登艦的消耗工,因某特殊原因必須離開原星
,就這樣東學一點、西做一些,以棄子/喪屍/怪物的身分,代替所有人執行艱鉅斃命的自
殺任務,謀求多數人存活的可能性,但大部分人對他的態度卻敬而遠之。對於一個把自己
生命視如糞土或輕於鴻毛的人來說,次數多了,難保不會厭倦或拒絕,畢竟人是有靈性有
意識的生物。
真是如此嗎?指揮官馬歇爾是繁殖主義者,打從心底蔑視經由循環機複製出來的「人
類」,把米奇當作共享資源看待,不滿短時間內的死亡陸續發生,因重製需要消耗大量的
能源,便開始推諉卸責,一下子削減食物供給、一下子指派同質性任務,還懷疑其知情未
報、通敵叛亂。果然任何時代場域人類上位者都是恃才傲物的渾蛋,經不起一絲一毫的質
疑,《米奇7號》中曾多次出現轉圜點可以說清楚前因後果,掌握更多的情報,少走冤枉
路,卻被武斷遏止,這只會把狀況帶往更糟的境地,比起顧慮外患,內憂都喬不定了,前
途堪虞。
風險承擔者—米奇N號
《米奇7號》,顧名思義,是已歷經6次死亡後重生的人,雖然保有前世/前任的記憶
,但不見得每次死亡前的吉光片羽都能上傳系統,多是看事後的監視影像才能寫入記憶,
所以當事人逝世前的想法是不得而知的,主角也就順理成章地相信那個死去的自己,及現
在的自己都是同一個人,符合招募階段面試官所說的「長生不死」,才能說服自己甘願作
、歡喜受。因一次意外事故導致7號未死8號產出,衝突就此產生,既然「我」的人格在此
,且不能感受自己意識操縱另一副軀體,那有辦法視為同一個人嗎?無論從情理(與保全
人員及戰鬥機駕駛的情愫有別)、法理(因記憶缺失價值觀有所區別)甚至病理(誕生六
周及兩天,手腕受傷及疑似受攻擊排除腦瘤)角度,都鐵錚錚代表不同的存在個體,「忒
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或許只對旁人奏效,承襲記憶的本人,與並存出現的「自己」對話
後,或許不這麼認為。
《米奇7號》也有討論曾經複製出來的血肉之軀無法注入靈魂,那只是個空殼而已,
講難聽點就像實驗動物一樣受基因驅使靠本能行動而已,根本無法進一步的增長智慧達到
主要目的,就算複製嬰幼兒也失敗,可見關鍵核心的意識至關重要。這或許也是目前階段
複製人被禁止的原因之一,僅接受器官部位的複製。電影《絕地再生》則點出了道德爭議
,本作則沒有細究「人類」的認定範疇到什麼程度,全交由馬歇爾的獨斷專行。
延伸思考的問題,面臨重大不治傷病時,應給予痛快無懼的逝去才符合人道主義考量
,但消耗工的存在則是為了解開問題的癥結,所以諸多情境下赤身裸體沒有緩和療護的情
況下當作白老鼠折磨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用以推估疾病的進程、傳染的風險、自癒的態樣
等,僅有少數情況能「自由發揮」的迎向死亡,有無電影《明日邊界》的影子呢?也難怪
被當作名符其實的消耗工來對待,除了成員同伴內心不會過於糾結煎熬外,米奇也有權利
選擇不要記得死前一刻的感受,維持精神正常,否則說不定會有幻痛或類似病徵出現。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因為任務出意外,受傷到何種程度才能決定消滅此號次重新複製
?可能是半身不遂、斷肢殘臂、受困百米深淵,抑或不明原因發燒、扭傷暫時性無法工作
?《米奇7號》並沒有明確定義,連回收肉體都得掂斤估兩,造就了資源稀缺還要耗費70
公斤的蛋白質做出8號。後續圓謊與排擠飲食配比,雙方都不樂見勒緊褲帶,遑論組成他
們身體的循環糊本身也是食用品項,動輒威脅丟對方進機器裡牽制彼此。星際殖民200年
出現不少次餓殍遍野或自尋短見的歷史,嚴重程度不能等閒視之,消耗工的際遇可「割」
可「棄」。
星球原住民—伏蟲
該星的原生物種伏蟲棲息在地底深處,曾群起圍攻米奇、進犯基地,威脅艦艇為數不
多的人類,若只把對方當作《星艦戰將》中的蟲族應對,可是會吃大虧的。第一線面對過
的《米奇7號》察覺事有蹊蹺:
1. 伏蟲為何把自己送出巢穴,像是小時候自己送蜘蛛到花園的樣子,方便追蹤一舉剿
滅?
2. 夢境中滔滔不絕對談的伏蟲,是否暗示自己曾經或未來的遭遇,被植入記憶或心電
感應?
3. 通訊器時不時傳來語焉不詳的對話,究竟是6號屍骨未寒,還是8號鬧著好玩?
4. 光線槍的無能為力,以及伏蟲優先攻擊武裝保全及鋼鐵基地,究竟是本能還是蓄意
為之?
人類歷史上的殖民(或寫作侵略),從沒有紀錄以降所到之處殺人越貨,後續有紀錄
的也是燒殺擄掠充斥血腥暴力,遇到有意識的生命體,無關乎型態,就算長得人模人樣也
難逃魔爪,這是寫在我們人類基因裡的恐懼。若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加諸於對方身上,欠
缺溝通理解,那終究只能走向戰爭與毀滅。在諸多影劇作品及小說、乃至現存的自然界中
,蜂蟻蟲族類幾乎都有集體智慧或核心準則,在種族延續面前,個人的犧牲無關緊要;對比人類猜忌
善妒,不惜出動所謂的死手系統寧可跟對方同歸於盡,或是貪圖一己之私也要死前推人下
屍洞,凸顯了格局的不同。米奇X號與伏蟲的交流留了一手,達到掣肘兩族的目的,而7號
與8號的多舛命運也相會無期;當一方無力回天,湧現的革命情感,像極了一路陪伴的親
兄弟般,既是競爭關係、亦為扶持關係,有共同外敵的存在,再鼠肚雞腸的內部失和都能
化干戈為玉帛、凝聚力量抵禦之,對吧?
究竟《米奇7號》如何出招翻轉劣勢,趕快先閱覽原著小說吧。影視改編《米奇17號
》已在2025年3月上映,Have a nice ‘death', see you tomorrow.
首發於讀墨.閱讀最前線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 社交需求
E ◢██████◣ █ 安全需求
E ◢████████◣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 WiFi█ 電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50.117.221.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book/M.1747318468.A.B43
網頁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6813262cfd89780001a1a13c
死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個我續命接關,這樣算是永生嗎?《米奇7號》
自取滅亡者—人類
舊地球因為人類的愚蠢而覆滅,為尋找宜居家園殖民,而開始星際旅行。
但在窮山惡水的不利條件中,充斥著各樣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全艦殞命,包括但不
限於自然環境的災害、原生物種的阻礙、彈盡援絕的無奈、部件損毀的意外、錯估情勢的
安排,還有無法規避的年歲增長問題,在有限資源下只得於該星球苟且偷生。這時,扮演
披荊斬棘又可犧牲的先鋒人員就是—消耗工《米奇7號》。
在宇宙中致命的危險勢不可免,重點是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做最有效益的事,並且從中
學習經驗與教訓。雖然在高度文明及科技發展的加持下,機器人已有十足的能耐可以抵禦
衝擊,但並非所有的傷害都來自單純的物理因素,像是病原體/微生物要在人體內運作才
能培育開發特效藥;而在高能粒子輻射的作業環境中就連機器也會功能喪失,人體就算瀕
死也可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以達成任務;探勘資源與在地物種對峙時,任何環境驟變或接
觸都影響後續的發展,所以再次凸顯使用專門人員上場,免得因指派爭議徒增內耗。
星際拓荒者—聯邦
原本開缺初期招募不順利,差點打算徵集犯罪者等不容於世的社會敗類,但考慮到任
務性質需要身心健全的人擔綱,還要能承受得起屢次死亡而不殃及無辜,及永恆無盡的輪
迴,作業遲遲無法順利進行。米奇,罕見自薦登艦的消耗工,因某特殊原因必須離開原星
,就這樣東學一點、西做一些,以棄子/喪屍/怪物的身分,代替所有人執行艱鉅斃命的自
殺任務,謀求多數人存活的可能性,但大部分人對他的態度卻敬而遠之。對於一個把自己
生命視如糞土或輕於鴻毛的人來說,次數多了,難保不會厭倦或拒絕,畢竟人是有靈性有
意識的生物。
真是如此嗎?指揮官馬歇爾是繁殖主義者,打從心底蔑視經由循環機複製出來的「人
類」,把米奇當作共享資源看待,不滿短時間內的死亡陸續發生,因重製需要消耗大量的
能源,便開始推諉卸責,一下子削減食物供給、一下子指派同質性任務,還懷疑其知情未
報、通敵叛亂。果然任何時代場域人類上位者都是恃才傲物的渾蛋,經不起一絲一毫的質
疑,《米奇7號》中曾多次出現轉圜點可以說清楚前因後果,掌握更多的情報,少走冤枉
路,卻被武斷遏止,這只會把狀況帶往更糟的境地,比起顧慮外患,內憂都喬不定了,前
途堪虞。
風險承擔者—米奇N號
《米奇7號》,顧名思義,是已歷經6次死亡後重生的人,雖然保有前世/前任的記憶
,但不見得每次死亡前的吉光片羽都能上傳系統,多是看事後的監視影像才能寫入記憶,
所以當事人逝世前的想法是不得而知的,主角也就順理成章地相信那個死去的自己,及現
在的自己都是同一個人,符合招募階段面試官所說的「長生不死」,才能說服自己甘願作
、歡喜受。因一次意外事故導致7號未死8號產出,衝突就此產生,既然「我」的人格在此
,且不能感受自己意識操縱另一副軀體,那有辦法視為同一個人嗎?無論從情理(與保全
人員及戰鬥機駕駛的情愫有別)、法理(因記憶缺失價值觀有所區別)甚至病理(誕生六
周及兩天,手腕受傷及疑似受攻擊排除腦瘤)角度,都鐵錚錚代表不同的存在個體,「忒
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或許只對旁人奏效,承襲記憶的本人,與並存出現的「自己」對話
後,或許不這麼認為。
《米奇7號》也有討論曾經複製出來的血肉之軀無法注入靈魂,那只是個空殼而已,
講難聽點就像實驗動物一樣受基因驅使靠本能行動而已,根本無法進一步的增長智慧達到
主要目的,就算複製嬰幼兒也失敗,可見關鍵核心的意識至關重要。這或許也是目前階段
複製人被禁止的原因之一,僅接受器官部位的複製。電影《絕地再生》則點出了道德爭議
,本作則沒有細究「人類」的認定範疇到什麼程度,全交由馬歇爾的獨斷專行。
延伸思考的問題,面臨重大不治傷病時,應給予痛快無懼的逝去才符合人道主義考量
,但消耗工的存在則是為了解開問題的癥結,所以諸多情境下赤身裸體沒有緩和療護的情
況下當作白老鼠折磨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用以推估疾病的進程、傳染的風險、自癒的態樣
等,僅有少數情況能「自由發揮」的迎向死亡,有無電影《明日邊界》的影子呢?也難怪
被當作名符其實的消耗工來對待,除了成員同伴內心不會過於糾結煎熬外,米奇也有權利
選擇不要記得死前一刻的感受,維持精神正常,否則說不定會有幻痛或類似病徵出現。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因為任務出意外,受傷到何種程度才能決定消滅此號次重新複製
?可能是半身不遂、斷肢殘臂、受困百米深淵,抑或不明原因發燒、扭傷暫時性無法工作
?《米奇7號》並沒有明確定義,連回收肉體都得掂斤估兩,造就了資源稀缺還要耗費70
公斤的蛋白質做出8號。後續圓謊與排擠飲食配比,雙方都不樂見勒緊褲帶,遑論組成他
們身體的循環糊本身也是食用品項,動輒威脅丟對方進機器裡牽制彼此。星際殖民200年
出現不少次餓殍遍野或自尋短見的歷史,嚴重程度不能等閒視之,消耗工的際遇可「割」
可「棄」。
星球原住民—伏蟲
該星的原生物種伏蟲棲息在地底深處,曾群起圍攻米奇、進犯基地,威脅艦艇為數不
多的人類,若只把對方當作《星艦戰將》中的蟲族應對,可是會吃大虧的。第一線面對過
的《米奇7號》察覺事有蹊蹺:
1. 伏蟲為何把自己送出巢穴,像是小時候自己送蜘蛛到花園的樣子,方便追蹤一舉剿
滅?
2. 夢境中滔滔不絕對談的伏蟲,是否暗示自己曾經或未來的遭遇,被植入記憶或心電
感應?
3. 通訊器時不時傳來語焉不詳的對話,究竟是6號屍骨未寒,還是8號鬧著好玩?
4. 光線槍的無能為力,以及伏蟲優先攻擊武裝保全及鋼鐵基地,究竟是本能還是蓄意
為之?
人類歷史上的殖民(或寫作侵略),從沒有紀錄以降所到之處殺人越貨,後續有紀錄
的也是燒殺擄掠充斥血腥暴力,遇到有意識的生命體,無關乎型態,就算長得人模人樣也
難逃魔爪,這是寫在我們人類基因裡的恐懼。若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加諸於對方身上,欠
缺溝通理解,那終究只能走向戰爭與毀滅。在諸多影劇作品及小說、乃至現存的自然界中
,蜂蟻蟲族類幾乎都有集體智慧或核心準則,在種族延續面前,個人的犧牲無關緊要;對比人類猜忌
善妒,不惜出動所謂的死手系統寧可跟對方同歸於盡,或是貪圖一己之私也要死前推人下
屍洞,凸顯了格局的不同。米奇X號與伏蟲的交流留了一手,達到掣肘兩族的目的,而7號
與8號的多舛命運也相會無期;當一方無力回天,湧現的革命情感,像極了一路陪伴的親
兄弟般,既是競爭關係、亦為扶持關係,有共同外敵的存在,再鼠肚雞腸的內部失和都能
化干戈為玉帛、凝聚力量抵禦之,對吧?
究竟《米奇7號》如何出招翻轉劣勢,趕快先閱覽原著小說吧。影視改編《米奇17號
》已在2025年3月上映,Have a nice ‘death', see you tomorrow.
首發於讀墨.閱讀最前線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 社交需求
E ◢██████◣ █ 安全需求
E ◢████████◣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 WiFi█ 電池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50.117.221.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book/M.1747318468.A.B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