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1/6篇)
看板TW-history板作者anothermind (anothermind)
時間 (2022-04-24 07:40:17)
推文30則 (2推 0噓 28→)
上網查詢台南孔廟春祭,但新聞很少

不經意在國家文化資產網發現孔廟的建築與土地竟然是私有??

國定古蹟竟然是私有??請問這是什麼狀況?

難道全台首學的孔廟不是公眾的孔廟?

https://imgur.com/a/Fm9QrAo--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200.147.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TW-history/M.1650757219.A.71B
#1
: 國定古蹟為什麼一定是國有?04/24 12:20
#2
: 這就要看什麼古蹟了04/25 07:47
#3
: 日據時代日本公所並不管理孔廟,修繕時由仕紳商家出資大半04/25 17:31
#4       市府只補助一部分.那時孔廟也不可能有大清帝國來擁有.04/25 17:32
#5       很簡單的,土地歸戶一定是私人(含祭祀委員會)的.04/25 17:32
#6       但台北天后宮是公有,日本接收後把它拆了當官廳建築材料.04/25 17:34
#7       古代的廟大多還是私人所有.04/25 17:35
#8
: 如果以數百年歷史的珍貴國定古蹟地位04/25 21:36
#9             台南孔廟古蹟存在的意義04/25 21:37
#10             與運用公款維護的大眾資產與利益性04/25 21:37
#11             全台首學的孔廟古蹟本來就是面向大眾的資產04/25 21:37
#12             這應該是一種常識04/25 21:37
#13             https://imgur.com/vMs7Vhp04/25 21:38
#14             可能在過程牽涉到制度問題,數百年的國定古蹟04/25 21:38
#15             來到當代是私有建物與土地,是正常的?04/25 21:38
#16
: 孔廟在清代的確是官祀廟宇,但在日治及民國時期不是04/26 07:06
#17             國定古蹟的地位是來自於早期的一級古蹟,與是否為公04/26 07:06
#18             家土地無關吧04/26 07:06
#19             況且以我家旁邊的土地為例,一開始是市府的國小用地04/26 07:10
#20             婦聯會拿去蓋了眷村,前幾年拆了國防部說是他們的地04/26 07:10
#21             最近似乎又賣給建商在上面蓋房子04/26 07:10
#22             戰後臺南還蠻多公有地突然變私有地的例子04/26 07:10
#23
: 古蹟本來就很多私有的吧,不然怎麼會有古蹟自燃04/26 16:20
#24
: 古蹟與私有公有沒一定關係.04/27 22:41
#25       地籍觀念是日本政府的堅持.04/27 22:42
#26
: 制度或法規上可能是這樣04/28 07:58
#27             建議大家有空多去私有建物與私有土地的孔廟走走04/28 07:58
#28             台南孔子廟的土地又改公有?建物那去了?05/03 00:55
#29             https://imgur.com/a/teLobvD05/03 00:55
#30
: 原po前提就不對了,古蹟是指定來的,土地私有很常見05/21 10:58

同標題文章

  1. 2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TW-history板 @anothermind2022-04-24
  2. 2
    Fw: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PublicIssue板 @anothermind2022-04-24
  3. 4
    Fw: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Gossiping八卦板 @anothermind2022-04-24
  4. 2
    Fw: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Architecture建 築 板 @anothermind2022-04-24
  5. 1
    Re: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TW-history板 @tomhawkreal2022-04-24
  6. 2
    Re: [討論] 台南孔廟的建築與土地是私有?
    Gossiping八卦板 @DICB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