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書名:《小女子大作風》
□ 作者:陳明娣
□ 出版 /書系:萬盛荳蔻
□ 推薦的原因:
這篇心得是三年前說好要重寫的。這幾年很少在看小說了。
不過只有先看這本。等複習《我和夏天有個約》跟《嬉戲愛神》要再一段時間了。
(很抱歉欠了killus版友跟bllove版友三年啊!)
這本重看之後,我還是給推薦。原因等等再繼續說。
應該不會跟大家一樣,僅供參考看看!
關於劇情跟人設可能不著墨太多,這篇講得比較多是我對陳明娣寫作手法的感覺。
================================我是分隔線=================================
就我單純的觀察,陳明娣這位作者,很喜歡寫「渣男悔悟梗」。
不管是這本《小女子大作風》,還是《嬉戲愛神》,就有相同的本質。
女主角多年苦戀、女主角常被惡整、女主角身世堪憐、女主角對男主角有莫名崇拜。
就算沒有全部符合,也大致符合四分之三。
或是《不愛我沒關係》,契約婚姻之下的女主角,也是角力的弱者。
其實《我和夏天有個約》,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說男女的人設與強弱互相對調了。
但杜聰文依舊保持男主角的優勢,因此讓故事的張力更強大。
================================我是分隔線=================================
以下開始討論以《小女子大作風》這本為主。
陳明娣至於算不算擅長寫「渣男悔悟梗」?我覺得這比較偏向個人感受。
看似以女主角為主線,但事實上整個愛情故事的支配與控制,都是在男主角身上。
這個故事好看,但最大的敗筆在於作者對男主角江柏恩描述的篇幅太少。
故事重心大多都放在男主角江柏恩身上,但男主角能讓人剖析的著墨點都不夠明確。
也就是說,故事中的女主角錢曉竺,雖然占了八成以上的篇幅,但幾乎沒有任何主導權。
表現上看起來像是渣男悔悟,但渣男設定與否,對這故事已經不那麼是重點了。
我認為,陳明娣最終想表達的其實只在於男主角江柏恩的心路歷程。
江柏恩發現自己對錢曉竺從大學時就是動心的,也一直是真心的。
但基於成就輝煌的校園四大才子名號(?)與烜赫的家世背景,所有優等生的條件。
聰明的帥哥總有莫名的自戀與傲氣
從善的角度來看。
江柏恩不是惡意遊戲的始作俑者、也不是故意玩弄女人感情的騙子。(都是朱毅)
(朱毅在這本裡面真是讓人想頒發渣男冠軍獎了!《不得不服器》讓朱毅太輕鬆過關。)
江柏恩只是在同儕世界裡,不希望被兄弟看扁的優雅貴公子。
無所謂後來演變到有所謂卻也不明所以的翩翩男主角。
我想大家都懂的,在校園愛情故事中,一定得塑造出風靡少女心的王子。
自尊與驕傲導致真愛難以說出口、不明白或不確定當時年輕的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
江柏恩就是這樣的人設樣板。
從惡的角度來看。
四大才子都不夠成熟卻以為可以駕馭一切、自以為可以掌握女人愛情的生殺大權。
睥睨一切,以為世界都該繞著他們運轉。
江柏恩在遊戲進行中發覺自己越來越投入的時候,就應該有更明確更直接的表現。
這個故事在江柏恩大學時期,第一次賭約進行時,少了第一次的關鍵轉折。
第一次遊戲結束勝利後,到了第二次賭約開始前,又少了第二次的關鍵轉折。
雖然第二次賭約對江柏恩個人是不成立的。只有朱毅是當真的。
朱毅提出要江柏恩挽回錢曉竺。錢曉竺的傷心,默默打動了朱毅。朱毅有善良的一面。
而從旁觀者的何秉碁跟張漢霖都發現,認為第二次賭約是個幌子,有模糊空間的。
因為江柏恩已經明白自己也是真心的了。只是基於嘴硬臉皮薄,甚麼都不肯說。
而五年後,江柏恩的亮點第一次在於校慶活動。整人擂台的「真心話大冒險」。
堅定而懇切的說出自己與曉竺從初戀到現在的關鍵時刻。
當眾示愛,宣示對曉竺的情意,也冀望曉竺能原諒過往,再次接受自己。
這段我認為很浪漫!
江柏恩的亮點第二次在於私人俱樂部求婚時的陰錯陽差。
這段可以明顯感受到江柏恩的慎重與緊張。
雖然五年後應該要有的第三次的關鍵轉折沒有明顯指出,但這兩段可以作為彌補。
算是抵銷了我覺得江柏恩不夠立體的人設。
錢曉竺在大學時期的愛情主戲,都是陷阱,因為那只是打賭遊戲必須實現的要件。
因為江柏恩是男主角,打賭一定得要贏朱毅,否則這故事與這遊戲都玩不下去。
所以在故事中,前半段錢曉竺的怦然心動,單純而熱烈的情感,都得是必須。
錢曉竺的亮點,在於面對愛情即便被欺騙受了傷,仍然能勇敢大聲說出來自己的想望。
不惡言相向,只有就事論事的執著。相信對方,即便是曾經吃過虧。
嘗試將看透江柏恩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認為江柏恩並非無動於衷,也是真心的。
讓對方,無論是最該被拖出去殺無赦的當事人江柏恩!
還是餿主意人朱、旁觀溫和的張、旁觀敏銳的何,都能感受到錢曉竺跟其他女生不同。
只是這個"不同",就故事中的前半段很鮮明,但後半段五年後的重逢就被遺落了。
錢曉竺也可能是因為害怕,對於愛情不再期待。
錢曉竺也可能是因為對象又是江柏恩,對於這個男人永遠無法抗拒。
不管是甚麼樣的因果,都可以假設將其套用在女主角身上。
但就我個人來看,前半段這麼曲折,錢曉竺把責任盡了,差不多就可以領便當了。
後半段五年後重逢就該是江柏恩的主戲,錢曉竺不那麼重要了。
就是因為後半段應該要更精彩,但篇幅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因此有虎頭蛇尾的嫌疑。
至於錢曉竺的軍師密友范亦萩,基於雙方視角,讓這個故事畫龍點睛不少。
范與何的這段支線,前半拉鋸已久,最後雖然好事收尾,但不夠微妙,可惜少了一味。
范的重要性在於第三人立場,更讓這段因誤會而分手的愛戀,有個完整解析的見證人。
這個故事我個人私心很偏好校園故事,
喜歡女主角在發現第一次賭局後的坦然率真,也喜歡男主角內心戲鋪陳的層次濃重感。
並且因為這是早期的故事,能有這樣迂迴的發展,我覺得作者很用心。
種種原因,大致上如此,第二次看還是給推薦!
當然校園王子過於誇張,有錢少爺也不代表可以草菅人命。
種種因賭約而必須的戲劇效果設定,就當作瑕不掩瑜吧!
--
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是如此的無所事事和孤單。
每個人都在尋求精神的歸屬,尋求一種天長地久,一種永恆的方式。
--林如是《亞熱帶的憂鬱》----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11.249.177.159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Romances/M.1447501399.A.27A
※ 編輯: qamidala (111.249.177.159), 11/14/2015 19:53:22
[推薦] 陳明娣-小女子大作風
(2/2篇)看板Romances言小板作者qamidala (生活以下生存以上)推文3則 (3推 0噓 0→)□ 書名:《小女子大作風》
□ 作者:陳明娣
□ 出版 /書系:萬盛荳蔻
□ 推薦的原因:
這篇心得是三年前說好要重寫的。這幾年很少在看小說了。
不過只有先看這本。等複習《我和夏天有個約》跟《嬉戲愛神》要再一段時間了。
(很抱歉欠了killus版友跟bllove版友三年啊!)
這本重看之後,我還是給推薦。原因等等再繼續說。
應該不會跟大家一樣,僅供參考看看!
關於劇情跟人設可能不著墨太多,這篇講得比較多是我對陳明娣寫作手法的感覺。
================================我是分隔線=================================
就我單純的觀察,陳明娣這位作者,很喜歡寫「渣男悔悟梗」。
不管是這本《小女子大作風》,還是《嬉戲愛神》,就有相同的本質。
女主角多年苦戀、女主角常被惡整、女主角身世堪憐、女主角對男主角有莫名崇拜。
就算沒有全部符合,也大致符合四分之三。
或是《不愛我沒關係》,契約婚姻之下的女主角,也是角力的弱者。
其實《我和夏天有個約》,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說男女的人設與強弱互相對調了。
但杜聰文依舊保持男主角的優勢,因此讓故事的張力更強大。
================================我是分隔線=================================
以下開始討論以《小女子大作風》這本為主。
陳明娣至於算不算擅長寫「渣男悔悟梗」?我覺得這比較偏向個人感受。
看似以女主角為主線,但事實上整個愛情故事的支配與控制,都是在男主角身上。
這個故事好看,但最大的敗筆在於作者對男主角江柏恩描述的篇幅太少。
故事重心大多都放在男主角江柏恩身上,但男主角能讓人剖析的著墨點都不夠明確。
也就是說,故事中的女主角錢曉竺,雖然占了八成以上的篇幅,但幾乎沒有任何主導權。
表現上看起來像是渣男悔悟,但渣男設定與否,對這故事已經不那麼是重點了。
我認為,陳明娣最終想表達的其實只在於男主角江柏恩的心路歷程。
江柏恩發現自己對錢曉竺從大學時就是動心的,也一直是真心的。
但基於成就輝煌的校園四大才子名號(?)與烜赫的家世背景,所有優等生的條件。
聰明的帥哥總有莫名的自戀與傲氣
從善的角度來看。
江柏恩不是惡意遊戲的始作俑者、也不是故意玩弄女人感情的騙子。(都是朱毅)
(朱毅在這本裡面真是讓人想頒發渣男冠軍獎了!《不得不服器》讓朱毅太輕鬆過關。)
江柏恩只是在同儕世界裡,不希望被兄弟看扁的優雅貴公子。
無所謂後來演變到有所謂卻也不明所以的翩翩男主角。
我想大家都懂的,在校園愛情故事中,一定得塑造出風靡少女心的王子。
自尊與驕傲導致真愛難以說出口、不明白或不確定當時年輕的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
江柏恩就是這樣的人設樣板。
從惡的角度來看。
四大才子都不夠成熟卻以為可以駕馭一切、自以為可以掌握女人愛情的生殺大權。
睥睨一切,以為世界都該繞著他們運轉。
江柏恩在遊戲進行中發覺自己越來越投入的時候,就應該有更明確更直接的表現。
這個故事在江柏恩大學時期,第一次賭約進行時,少了第一次的關鍵轉折。
第一次遊戲結束勝利後,到了第二次賭約開始前,又少了第二次的關鍵轉折。
雖然第二次賭約對江柏恩個人是不成立的。只有朱毅是當真的。
朱毅提出要江柏恩挽回錢曉竺。錢曉竺的傷心,默默打動了朱毅。朱毅有善良的一面。
而從旁觀者的何秉碁跟張漢霖都發現,認為第二次賭約是個幌子,有模糊空間的。
因為江柏恩已經明白自己也是真心的了。只是基於嘴硬臉皮薄,甚麼都不肯說。
而五年後,江柏恩的亮點第一次在於校慶活動。整人擂台的「真心話大冒險」。
堅定而懇切的說出自己與曉竺從初戀到現在的關鍵時刻。
當眾示愛,宣示對曉竺的情意,也冀望曉竺能原諒過往,再次接受自己。
這段我認為很浪漫!
江柏恩的亮點第二次在於私人俱樂部求婚時的陰錯陽差。
這段可以明顯感受到江柏恩的慎重與緊張。
雖然五年後應該要有的第三次的關鍵轉折沒有明顯指出,但這兩段可以作為彌補。
算是抵銷了我覺得江柏恩不夠立體的人設。
錢曉竺在大學時期的愛情主戲,都是陷阱,因為那只是打賭遊戲必須實現的要件。
因為江柏恩是男主角,打賭一定得要贏朱毅,否則這故事與這遊戲都玩不下去。
所以在故事中,前半段錢曉竺的怦然心動,單純而熱烈的情感,都得是必須。
錢曉竺的亮點,在於面對愛情即便被欺騙受了傷,仍然能勇敢大聲說出來自己的想望。
不惡言相向,只有就事論事的執著。相信對方,即便是曾經吃過虧。
嘗試將看透江柏恩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認為江柏恩並非無動於衷,也是真心的。
讓對方,無論是最該被拖出去殺無赦的當事人江柏恩!
還是餿主意人朱、旁觀溫和的張、旁觀敏銳的何,都能感受到錢曉竺跟其他女生不同。
只是這個"不同",就故事中的前半段很鮮明,但後半段五年後的重逢就被遺落了。
錢曉竺也可能是因為害怕,對於愛情不再期待。
錢曉竺也可能是因為對象又是江柏恩,對於這個男人永遠無法抗拒。
不管是甚麼樣的因果,都可以假設將其套用在女主角身上。
但就我個人來看,前半段這麼曲折,錢曉竺把責任盡了,差不多就可以領便當了。
後半段五年後重逢就該是江柏恩的主戲,錢曉竺不那麼重要了。
就是因為後半段應該要更精彩,但篇幅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因此有虎頭蛇尾的嫌疑。
至於錢曉竺的軍師密友范亦萩,基於雙方視角,讓這個故事畫龍點睛不少。
范與何的這段支線,前半拉鋸已久,最後雖然好事收尾,但不夠微妙,可惜少了一味。
范的重要性在於第三人立場,更讓這段因誤會而分手的愛戀,有個完整解析的見證人。
這個故事我個人私心很偏好校園故事,
喜歡女主角在發現第一次賭局後的坦然率真,也喜歡男主角內心戲鋪陳的層次濃重感。
並且因為這是早期的故事,能有這樣迂迴的發展,我覺得作者很用心。
種種原因,大致上如此,第二次看還是給推薦!
當然校園王子過於誇張,有錢少爺也不代表可以草菅人命。
種種因賭約而必須的戲劇效果設定,就當作瑕不掩瑜吧!
--
生命的本質,本來就是如此的無所事事和孤單。
每個人都在尋求精神的歸屬,尋求一種天長地久,一種永恆的方式。
--林如是《亞熱帶的憂鬱》----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11.249.177.159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Romances/M.1447501399.A.27A
※ 編輯: qamidala (111.249.177.159), 11/14/2015 1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