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Gossiping八卦板作者Tiiek (HOT大聯盟)推文59則 (33推 0噓 26→)
最近從netflix重溫一下末代皇帝
看完去亂翻到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
寫的也太好看了吧
他詳細載明當時的背景 人物 事件經過 有條有理的
因為他最接近歷史風暴核心 看了他的敘述好像身歷其境
而且又是皇帝所以看過的資料和聽到的資訊也多
連一些細節都有 包括說他老爸攝政王唯唯諾諾 講話結八
只會說好好..好
說第一次見到慈禧的時候是個瘦臉且非常醜..等等
還敘述最後隆裕太后召開御前會議 商討要君主還共和的情景
太后問:「你們看是君主好還是共和好?」
大約有四五個人立刻應聲道:「奴才都主張君主,沒有主共和的道理。」接著別人也表示了這個態度,這次奕劻和溥倫沒參加,沒有相反的意見。有人還說,求太后「聖斷堅持,勿為奕劻之流所惑」。太后嘆氣道:
「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凱說的,革命黨太厲害,咱沒槍炮沒軍餉,打不了這個仗。我說不能找外國人幫忙嗎?他們說去問問。過了兩天說問過了,外國人說攝政王退位他們才幫忙。載灃你說是不是這樣說的?」
溥偉忿忿地說:「攝政王不是已退位了嗎?怎麼外國人還不幫忙?這顯然是奕劻欺君罔上!」
那彥圖接口道:「太后今後可別再聽奕劻的啦!」
溥偉和載澤說:「亂黨實不足懼,只要出軍餉,就有忠臣去破賊殺敵。馮國璋說過,發三個月的餉他就能把革命黨打敗。」
「內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太后搖頭嘆氣。
溥偉拿出日俄戰爭中日本帝后以首飾珠寶賞軍的故事,勸清太后效法。善耆支持溥偉的意見,說這是個好主意。隆裕說:「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不是也落不著了嗎?」
這時優待條件已經由民清雙方代表議出來了。
「優待條件不過是騙人之談,」溥偉說,「就和迎闖王不納糧的話一樣,那是欺民,這是欺君。即使這條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優待,豈不貽笑千古,貽笑列邦?」說罷,他就地磕起頭來。
「就是打仗,只有馮國璋一個也不行呀!」太后仍然沒信心。溥偉就請求「太后和皇上賞兵去報國」。善耆也說,有的是忠勇之士。太后轉過頭,問跪在一邊一直不說話的載濤:
「載濤你管陸軍,你知道咱們的兵怎麼樣。」
「奴才練過兵,沒打過仗,不知道。」載濤連忙磕頭回答。
太后不做聲了。停了一晌才說了一句:
「你們先下去吧。」
末了,善耆又向太后囑咐一遍:「一會,袁世凱和國務大臣就覲見了,太后還要慎重降旨。」
「我真怕見他們。」太后搖頭嘆氣。……
在這次會議上,本來溥偉給太后想出了個應付國務大臣們的辦法,就是把退位問題推到遙遙無期的國會身上。可是國務大臣趙秉鈞帶來了袁世凱早準備好了的話:
「這個事兒叫大夥兒一討論,有沒有優待條件,可就說不準了!」
太后對於王公們主戰的主意不肯考慮了。王公們曾千囑咐萬囑咐不要把這件事和太監說起,可是太后一回宮,早被袁世凱喂飽的總管太監小德張卻先開了口:
「照奴才看,共和也罷,君主也罷,老主子全是一樣。講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過是用用寶。講共和,太后也還是太后。不過這可得答應了那『條件』。要是不應呵,革命黨打到了北京,那就全完啦!」
在御前會議上,發言主戰的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了四個人。據說我的二十幾歲的六叔是主戰者之一,他主張來個化整為零,將王公封藩,分踞各地進行抵抗。這個主張根本沒人聽。毓朗貝勒也出過主意,但叫人摸不清他到底主張什麼。他說:
「要戰,即效命疆場,責無旁貸。要和,也要早定大計。」
御前會議每次都無結果而散。這時,袁的北洋軍將領段祺瑞等人突然從前線發來了要求「清帝」退位的電報,接著,良弼被革命黨人炸死了。這樣一來,在御前會議上連毓朗那樣兩可的意見也沒有了。主戰最力的善耆、溥偉看到大勢已去,離了北京,他們想學申包胥哭秦庭,一個跑到德國人佔領的青島,一個到了日本人佔領的旅順。他們被留在那裡沒讓走。外國官員告訴他們,這時到他們國家去是不適宜的。問題很清楚,洋人已決定承認袁世凱的政府了。
宣統三年舊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頒佈了我的退位詔。一部分王公跑進了東交民巷,奕劻父子帶著財寶和姨太太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醇王在會議上一直一言不發,頒佈退位詔後,就回到家裡抱孩子去了。袁世凱一邊根據清皇太后的懿旨,組織了民國臨時共和政府,一邊根據與南方革命黨達成的協議,由大清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一變而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而我呢,則作為大總統的鄰居,根據清室優待條件【四】開始了小朝廷的生活。
簡單說就是太后自知清廷早無實力可抗革命軍
為了避免連優待條件都失去 想至少拿個保底
最後又被袁世凱操作一波只好頒布退位
雖然大家都知道歷史結果
但從溥儀來敘述過程也是蠻有趣的呢
想不到這本這麼好看 跟小說一樣R--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14.43.23.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Gossiping/M.1603371847.A.6E3
這本也是很好看 被溥儀認證過 我只看了幾章
但版本譯者好像很多不同 不知道看哪本好QQ
註:莊士敦是溥儀外國老師 和溥儀一起度過紫禁城的歲月 由外國人眼光來講述也頗有趣
※ 編輯: Tiiek (114.43.23.158 臺灣), 10/22/2020 21:44:59
最近從netflix重溫一下末代皇帝
看完去亂翻到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
寫的也太好看了吧
他詳細載明當時的背景 人物 事件經過 有條有理的
因為他最接近歷史風暴核心 看了他的敘述好像身歷其境
而且又是皇帝所以看過的資料和聽到的資訊也多
連一些細節都有 包括說他老爸攝政王唯唯諾諾 講話結八
只會說好好..好
說第一次見到慈禧的時候是個瘦臉且非常醜..等等
還敘述最後隆裕太后召開御前會議 商討要君主還共和的情景
太后問:「你們看是君主好還是共和好?」
大約有四五個人立刻應聲道:「奴才都主張君主,沒有主共和的道理。」接著別人也表示了這個態度,這次奕劻和溥倫沒參加,沒有相反的意見。有人還說,求太后「聖斷堅持,勿為奕劻之流所惑」。太后嘆氣道:
「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凱說的,革命黨太厲害,咱沒槍炮沒軍餉,打不了這個仗。我說不能找外國人幫忙嗎?他們說去問問。過了兩天說問過了,外國人說攝政王退位他們才幫忙。載灃你說是不是這樣說的?」
溥偉忿忿地說:「攝政王不是已退位了嗎?怎麼外國人還不幫忙?這顯然是奕劻欺君罔上!」
那彥圖接口道:「太后今後可別再聽奕劻的啦!」
溥偉和載澤說:「亂黨實不足懼,只要出軍餉,就有忠臣去破賊殺敵。馮國璋說過,發三個月的餉他就能把革命黨打敗。」
「內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太后搖頭嘆氣。
溥偉拿出日俄戰爭中日本帝后以首飾珠寶賞軍的故事,勸清太后效法。善耆支持溥偉的意見,說這是個好主意。隆裕說:「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不是也落不著了嗎?」
這時優待條件已經由民清雙方代表議出來了。
「優待條件不過是騙人之談,」溥偉說,「就和迎闖王不納糧的話一樣,那是欺民,這是欺君。即使這條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優待,豈不貽笑千古,貽笑列邦?」說罷,他就地磕起頭來。
「就是打仗,只有馮國璋一個也不行呀!」太后仍然沒信心。溥偉就請求「太后和皇上賞兵去報國」。善耆也說,有的是忠勇之士。太后轉過頭,問跪在一邊一直不說話的載濤:
「載濤你管陸軍,你知道咱們的兵怎麼樣。」
「奴才練過兵,沒打過仗,不知道。」載濤連忙磕頭回答。
太后不做聲了。停了一晌才說了一句:
「你們先下去吧。」
末了,善耆又向太后囑咐一遍:「一會,袁世凱和國務大臣就覲見了,太后還要慎重降旨。」
「我真怕見他們。」太后搖頭嘆氣。……
在這次會議上,本來溥偉給太后想出了個應付國務大臣們的辦法,就是把退位問題推到遙遙無期的國會身上。可是國務大臣趙秉鈞帶來了袁世凱早準備好了的話:
「這個事兒叫大夥兒一討論,有沒有優待條件,可就說不準了!」
太后對於王公們主戰的主意不肯考慮了。王公們曾千囑咐萬囑咐不要把這件事和太監說起,可是太后一回宮,早被袁世凱喂飽的總管太監小德張卻先開了口:
「照奴才看,共和也罷,君主也罷,老主子全是一樣。講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過是用用寶。講共和,太后也還是太后。不過這可得答應了那『條件』。要是不應呵,革命黨打到了北京,那就全完啦!」
在御前會議上,發言主戰的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了四個人。據說我的二十幾歲的六叔是主戰者之一,他主張來個化整為零,將王公封藩,分踞各地進行抵抗。這個主張根本沒人聽。毓朗貝勒也出過主意,但叫人摸不清他到底主張什麼。他說:
「要戰,即效命疆場,責無旁貸。要和,也要早定大計。」
御前會議每次都無結果而散。這時,袁的北洋軍將領段祺瑞等人突然從前線發來了要求「清帝」退位的電報,接著,良弼被革命黨人炸死了。這樣一來,在御前會議上連毓朗那樣兩可的意見也沒有了。主戰最力的善耆、溥偉看到大勢已去,離了北京,他們想學申包胥哭秦庭,一個跑到德國人佔領的青島,一個到了日本人佔領的旅順。他們被留在那裡沒讓走。外國官員告訴他們,這時到他們國家去是不適宜的。問題很清楚,洋人已決定承認袁世凱的政府了。
宣統三年舊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頒佈了我的退位詔。一部分王公跑進了東交民巷,奕劻父子帶著財寶和姨太太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醇王在會議上一直一言不發,頒佈退位詔後,就回到家裡抱孩子去了。袁世凱一邊根據清皇太后的懿旨,組織了民國臨時共和政府,一邊根據與南方革命黨達成的協議,由大清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一變而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而我呢,則作為大總統的鄰居,根據清室優待條件【四】開始了小朝廷的生活。
簡單說就是太后自知清廷早無實力可抗革命軍
為了避免連優待條件都失去 想至少拿個保底
最後又被袁世凱操作一波只好頒布退位
雖然大家都知道歷史結果
但從溥儀來敘述過程也是蠻有趣的呢
想不到這本這麼好看 跟小說一樣R--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tw), 來自: 114.43.23.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Gossiping/M.1603371847.A.6E3
這本也是很好看 被溥儀認證過 我只看了幾章
但版本譯者好像很多不同 不知道看哪本好QQ
註:莊士敦是溥儀外國老師 和溥儀一起度過紫禁城的歲月 由外國人眼光來講述也頗有趣
※ 編輯: Tiiek (114.43.23.158 臺灣), 10/22/2020 2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