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Gossiping八卦板作者kugwa (苦瓜)推文31則 (5推 7噓 19→)
記得我小三小四的時候
我們班導決定讓大家讀唐詩三百首
她的方法是這樣的
每一兩週她會決定一個固定範圍讓大家讀
絕句之類很短的就一次好幾首
太長有好幾面的詩就節一段
總之就是湊到大約五分鐘可以唸完的量
每堂課上課開始全體就要整齊地唸兩遍
講台上會有一個讀經小老師
(就老師會挑學生來當,在下我也當過幾次)
抓偷懶不開口的學生
當然自己也要跟著大家唸
這個制度實行久了會發現一個現象
每次的範圍
第一週大家都要看著那本唐詩三百首
逐字逐句的唸(因為不會背啊)
有時候還會唸不順
因此整體聽起來就沒那麼順沒那麼整齊
音量也不大
可是通常到了第二週
一堆學生都不開書了
不用看就能用背的唸出來
大家在唸的時候甚至還有閒暇玩眼神遊戲
互相瞪來瞪去然後唸到笑出來之類的
而且還會越唸越得意
集體越唸越快
集體越唸越大聲
簡直就是在炫耀自己倒背如流
記得有段時間大家常常隨口賣弄長恨歌、琵琶行
(可以翻一下唐詩三百首就知道這兩首有多長)
你說這些小學生唸這些詩的時候有了解其中的涵義嗎?
那肯定是沒有啊
那怎麼還背得起來而且還如此流暢?
那只是唸到嘴巴定型、腦中記住音調起伏而已
完全不必動腦不必思考
嘴巴就能自己帶出下一句
就跟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人人都能朗朗上口
意思是一樣的
你可能會爭論
缺乏理解的背誦沒有意義
但我卻以為不然
流暢的背誦本來就該是反射性、不經過大腦的
這樣才能背得長久
這並不是說理解不重要
而是理解跟背起來本來就是獨立並行的工作
不過話說回來
要求小孩理解唐詩的內容可能陳義過高
現階段就接受這般「不明所以」的背誦也無妨
(我是針對這些古文,數理科就必須求理解)
等年齡稍長
可能國高中
再來回顧這些小時候背的唐詩
自然會有很多新發現
※ 引述《wn7158 (I'M魯迪)》之銘言:
: 是這樣的,等等準備載我那個小二的兒子去上課。
: 昨天晚上,我兒子因為功課的沒背完,被我老婆駡,駡到一把鼻涕一把淚,連帶我也被怪
: 罪沒教好兒子。
: 於是,我就好好跟我兒子講,背書要有方法,要了解內容再背,才能背得熟又快。
: 然後當我翻起他的課本,準備要跟他一起背的時候,看著裡面的內容,再看看只有國小二
: 年紀的他,我沈默了。
: 以下是內容:
: https://i.imgur.com/sxSGWfU.jpg
: https://i.imgur.com/qGYvxNX.jpg
: https://i.imgur.com/o3tpiPG.jpg
: 我記得我國小的三字經只有幾頁,怎麼他的有這樣的內容,有90幾頁。
: 然後我拿著內容,問我老婆:
: 老婆,三傳者,有公羊。有公羊是什麼意思?
: 結果我得到她的答案,更另我無言到吐血。
: 這裡面的內容,我覺得程度至少要國三左右,而且可能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文字辭意。
: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國小二年級這個階段,背誦這個是要訓練怎麼樣的能力?
: 希望能有國小老師解答,不然我很怕我去學校被老師笑說,現在的小二生看懂這個是基本
: 的。
: 註:沒背熟的學生,下課時間都要在講台前面背書。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6.72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Gossiping/M.1553564210.A.70F
我的初衷只是看原PO小孩背那麼痛苦
遂提供一種無痛背誦的方式而已
每次就花一丁點時間唸個一兩遍
多次下來不背起來也難
其實我也這麼覺得xd
連附庸風雅也說不上
※ 編輯: kugwa (223.141.6.72), 03/26/2019 10:25:01
記得我小三小四的時候
我們班導決定讓大家讀唐詩三百首
她的方法是這樣的
每一兩週她會決定一個固定範圍讓大家讀
絕句之類很短的就一次好幾首
太長有好幾面的詩就節一段
總之就是湊到大約五分鐘可以唸完的量
每堂課上課開始全體就要整齊地唸兩遍
講台上會有一個讀經小老師
(就老師會挑學生來當,在下我也當過幾次)
抓偷懶不開口的學生
當然自己也要跟著大家唸
這個制度實行久了會發現一個現象
每次的範圍
第一週大家都要看著那本唐詩三百首
逐字逐句的唸(因為不會背啊)
有時候還會唸不順
因此整體聽起來就沒那麼順沒那麼整齊
音量也不大
可是通常到了第二週
一堆學生都不開書了
不用看就能用背的唸出來
大家在唸的時候甚至還有閒暇玩眼神遊戲
互相瞪來瞪去然後唸到笑出來之類的
而且還會越唸越得意
集體越唸越快
集體越唸越大聲
簡直就是在炫耀自己倒背如流
記得有段時間大家常常隨口賣弄長恨歌、琵琶行
(可以翻一下唐詩三百首就知道這兩首有多長)
你說這些小學生唸這些詩的時候有了解其中的涵義嗎?
那肯定是沒有啊
那怎麼還背得起來而且還如此流暢?
那只是唸到嘴巴定型、腦中記住音調起伏而已
完全不必動腦不必思考
嘴巴就能自己帶出下一句
就跟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人人都能朗朗上口
意思是一樣的
你可能會爭論
缺乏理解的背誦沒有意義
但我卻以為不然
流暢的背誦本來就該是反射性、不經過大腦的
這樣才能背得長久
這並不是說理解不重要
而是理解跟背起來本來就是獨立並行的工作
不過話說回來
要求小孩理解唐詩的內容可能陳義過高
現階段就接受這般「不明所以」的背誦也無妨
(我是針對這些古文,數理科就必須求理解)
等年齡稍長
可能國高中
再來回顧這些小時候背的唐詩
自然會有很多新發現
※ 引述《wn7158 (I'M魯迪)》之銘言:
: 是這樣的,等等準備載我那個小二的兒子去上課。
: 昨天晚上,我兒子因為功課的沒背完,被我老婆駡,駡到一把鼻涕一把淚,連帶我也被怪
: 罪沒教好兒子。
: 於是,我就好好跟我兒子講,背書要有方法,要了解內容再背,才能背得熟又快。
: 然後當我翻起他的課本,準備要跟他一起背的時候,看著裡面的內容,再看看只有國小二
: 年紀的他,我沈默了。
: 以下是內容:
: https://i.imgur.com/sxSGWfU.jpg

: https://i.imgur.com/qGYvxNX.jpg

: https://i.imgur.com/o3tpiPG.jpg

: 我記得我國小的三字經只有幾頁,怎麼他的有這樣的內容,有90幾頁。
: 然後我拿著內容,問我老婆:
: 老婆,三傳者,有公羊。有公羊是什麼意思?
: 結果我得到她的答案,更另我無言到吐血。
: 這裡面的內容,我覺得程度至少要國三左右,而且可能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文字辭意。
: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國小二年級這個階段,背誦這個是要訓練怎麼樣的能力?
: 希望能有國小老師解答,不然我很怕我去學校被老師笑說,現在的小二生看懂這個是基本
: 的。
: 註:沒背熟的學生,下課時間都要在講台前面背書。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6.72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tw/Gossiping/M.1553564210.A.70F
我的初衷只是看原PO小孩背那麼痛苦
遂提供一種無痛背誦的方式而已
每次就花一丁點時間唸個一兩遍
多次下來不背起來也難
其實我也這麼覺得xd
連附庸風雅也說不上
※ 編輯: kugwa (223.141.6.72), 03/26/2019 10:25:01
Gossiping熱門文章